- 我們當今所處的環境,物質與和服務的多樣性(選項)正在迅速的擴張當中,並且每個人都有自主權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選項。擇己所愛表面上看似合理且理想的機制,在背後卻含著另一項隱憂,即當「選項爆炸」時,人開始必須面臨更謹慎抉擇的過程,在過程中將要花更多的心力去檢視比以往更多的選項,以確保我們確實選擇了最適合的。
- 過於龐大的選項促成資料的複雜與資料量的膨脹,換句話說人們必須花更多時間與精力來做詳細的檢視過程,這便是造成「選擇的癱瘓」的原因之一,即過多的選擇反而造成人類心理上的一種壓力,甚至有人開始迴避這些令人多到頭暈的選項,或是草草抉擇。但我們不禁要問,如果抉擇最終的結果並不如預期,誰又應該負責? 難道不是擁有選擇權的我們。
- 這部影片不禁讓我聯想到當今社會的議題或是選舉,台灣的公民都被賦予自由及平等的選擇權去選擇每個人所支持的理念與想法,當然社會上的思想與假設也是五花八門。這些社會議題與政見的複雜程度與選擇性的爆炸不相上下,都是需要每個人付出相當大的心力去抽絲剝繭,當然不可避免的「癱瘓」現象也會在此出現,還有另一種現象即是一股熱的支持而忽略理性的檢視。前些日子的核四議題,即是一個相當好的例子。核四的抉擇若用公投來決定,每個擁有選擇權的公民應要問自身了解多少發電廠運作問題以及核安風險,但還是不難發現有部分的人因背後的複雜程度放棄深入了解。原因也可能在於擁有的資訊過少或者是資訊的正確性令人質疑,久而久之,民眾便會對這些複雜且具爭議的問題產生一種失去信心或是冷漠態度,草草結束爭端。
- 倘若我們繼續擁抱且肯定民主的價值,那麼民主國家的公民就有責任關心國家的重大決定,並且花時間與精力去閱讀問題背後的數據資料,並且分析背後的利害。由此一看,民主體制是相當需要一定素養的國民才能夠有效的運作。不可避免的「選擇癱瘓」也勢必會在這樣子的體制下孕育而生,但我們也該問自己: 倘若大多數的公民都癱瘓了,那麼我們是否還要繼續擁抱民主? 唯一肯定的是我們不可能退回到專制的體制中,因為沒有人希望將重大決定都交付一人的手中。但如果我們繼續擁抱民主,決議的過程稍作調與改變勢必是未來必須歷經的一條路。
2014年6月10日 星期二
發表後心得-Barry Schwartz 談選擇的癱瘓 (英一B 02121213 黃樂賢)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