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政府、企業和非營利組織依性質的差異,在解決社會問題上各有其侷限性。「社會效益債券」是一種結合政府的公共機制、企業的充沛資金和非營利組織的社會服務專業的一種創新債券,利用有效的合作、互補長短,將可以為社會帶來更大的效益。它也稱作績效給付債券,投資者的獲利報酬取決於投資計劃所達成的社會成果。在過去,許多社會方案時常欠缺嚴謹的評估,因此納稅人或捐款者所捐的資金往往無法被有效的運用,這種以成果為導向的設計,或許就可以改善此缺陷,確保資金的投資達到預設的社會目標和評估的嚴謹性。
社會問題的擴大將侵占社福預算的大餅,在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往往是複雜、費時又充滿不確定性的,所以,我覺得此種創新金融商品的使用範圍仍有其侷限性。在複雜的社會問題中,要使投入和產出產生關連常常是不可能的。投入資金,幫助犯人學習一技之長和矯正思想的偏差,出獄後,除了能減少累犯率,他們還可以有工作、有產出,但是如果將資金投入老人安養問題,所需的資金只會增加而非減少,他們的行動只會愈趨於不便,疾病也會愈來愈多,這樣一來,該如何評估成果呢?
這些有助於社會的創新金融商品,可能仍有其侷限性,但它的確是一個募集大量資金的新管道,而能是否能善加利用此管道,就取決於投資者(社會大眾)。現今的社會比以往更加冷漠,這種冷漠可能來自於經濟不景氣、教育的問題、媒體報導的影響,我們常會想:自己都顧不了了,哪有時間管別人?只要我的家人吃得飽、穿得好就好,多餘的錢還可以出去旅遊玩樂或留給孫子,為什麼要投入社會呢?個人主義的價值觀早已根深柢固地存在於社會中,但社會問題增加所影響的範圍是極廣的,不容忽視。我們或許沒有投資於社會的習慣,但是透過教育、宣導和提倡,隨著時間的累積,或許就能培養成習慣,改變大家的價值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